如何發(fā)揮好科技館的職能?科技館是人們學習科普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社會公益型科技教育機構,在開展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科技館講解員服務
在科技館設計早期的發(fā)展時期,科技類場館是沒有講解員的,觀眾到了科技館主要是通過參與、觀后思考的方式來了解科技知識。但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fā)展,科技場館規(guī)模不斷擴大,展示內容的不斷豐富,觀眾如果想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展示內容也就越來越困難,游客在參觀完后很容易出現(xiàn)對于展示內容不知所蹤的情況,這時就需要講解員來解決這一問題??萍碱悎鲳^的講解員同歷史類場館的講解員雖然有相同之處但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其相同之處在于講解基礎知識及講解技巧的相同,不同之外在于講解方式的不同,歷史類場館的講解由于有著很強的故事性和連續(xù)性容易吸引游客的興趣,但科技館內有很多展品是可以互動參與的,當游客看到他們感興趣的展品時就會自行參與而不再理會講解員,這就使得講解員很難控制觀眾讓他們跟著你聽完講解。
所以對于這種情況科技類講解員要有自己的技巧,例如:對于團隊游客可以事先說明展廳內的展品大多以互動參與為主,我將帶大家觀看重點展品的演示并介紹其原理,在講解完之后大家就可以自由參觀。這種說明可以讓觀眾感到如果著講解員參觀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觀看到館內最精彩的展品同時也會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參與,是一箭雙雕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這樣觀眾才能愿意跟著講解員走。此外講解員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對展品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要學會利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吸引游客,在講解過程中將原本枯燥的原理簡單化、形象化、趣味化,這樣才能讓游客愿意跟你走、喜歡聽你講。
二、科普劇將科學與趣味聯(lián)系在一起
以前科技館在解釋科學原理時通常以實驗的形式或簡單的說教,但目前由于學校、社會對于孩子的動手能力非常重視,類似的活動很多,如果科技館仍沿襲老的方式必定不會引起青少年的興趣。為了讓青少年更多的關注科技館一種新的展教形式應運而生,這就是科普劇。它將枯燥無味的原理或科學知識化作為單獨的點,編織在生動有趣的劇情中,讓觀眾在放松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獲取知識。目前這種形式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各個科技類場館紛紛編寫不同主題的科普劇并送劇下鄉(xiāng)、下社區(qū)、下學校受到社會的熱烈歡迎。東莞科技館在2008年、2009年還舉辦了全國科普劇大賽其作品分別獲得了二等獎及一等獎的好成績,通過這兩次大賽讓更多的社會團體了解這種新的展教形式也讓更多的人參加到創(chuàng)作及表演當中來,使這種新的形式能夠得到長足發(fā)展。
三、科技課 提高科技館設計創(chuàng)新力度
科技課最早是在日本興起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它將講課、實驗、制做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學習原理,驗證原理、動手制作與原理相關的作品來了解科學原理,這種形式非常受學生的歡迎。科技課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的困難。首先科技館的科技課要與學校設立的科學課有所區(qū)別,目前,學校從三年級開始就已開設了科學課,其內容也是通過一些小實驗來驗證一些原理。如果科技課也與科學課相同,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為了能夠做出令學校、師生都滿意的內容,我館對此下了很多功夫。在前期就從日本請來了相關專家對館內人員培訓,并示范已成熟的課件做為示例,培訓后再自主開發(fā)。
在課件內容的選擇上面也主要選擇學生容易接受、館內展品中有展示的原理做為上課的內容,上課時間一般控制在50分鐘以內。上課前首先讓學生觀看由此開發(fā)的展品,然后回到教室上課,上課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展品抽出原理,其次讓學生參與做實驗來一步步驗證原理,最后由學生們親自動手利用我館提供的材料、工具來制作簡單的玩具,通過這種形式做到育教娛樂相結合。
四、送展品下鄉(xiāng) 實現(xiàn)資源共享 提高科技館展覽效果
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技館285個,從地區(qū)分布來看,無論是科技館,還是科學技術博物館,都呈現(xiàn)明顯的不均衡狀態(tài)。2008年,在全國285個科技館中,東部地區(qū)有147個,占一半還多;在全國380個科學技術博物館中,東部地區(qū)共有256個,占67.4%。從以上數(shù)據中不難看出,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其科普教育的場所也就更加完備。以廣東為例,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如廣州、深圳、東莞等都建有科技館或青少年科技中心,而位于粵北山區(qū)的城市則很少配備相似的功能場館。我在報紙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 “紹興科技館的“流動科技館”來到南部山區(qū)紹興縣王壇鎮(zhèn)王壇中學,當車載著展品把科技館里涉及力學、聲學、光學、電磁學的10多件小型科普展品送到學生們中間時,孩子們把它們團團圍住,大家擠在那些“電磁感應”、“機翼與升力”、“金字塔”等科普展品前,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完這則報道后我感觸很深,以上提到的展品對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們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而山區(qū)的孩子們卻視為珍寶,這足以說明科技教育的不公平。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廣大農村,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有了很大轉變,學生對科技意識的普遍增強,學科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一些路途較遠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要組織學生集體來科技館參觀展覽,確實有一定難度,特別是組織車輛、交通安全和經費上的壓力等問題,一些鄉(xiāng)鎮(zhèn)小學由于受環(huán)境、場地等方面的限制,開展學生課外科普活力不從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需要,科技館應該積極改變開展科普服務方式,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提升科技館服務質量,適應新時期青少年科技教育社會化工作的需要。